第313章 揪出幕后真凶(1/1)
落叶凋零,残落一地枯黄。
御书房内,萧承正愁眉不展地批阅奏折。
居于多数的朝臣惯会落井下石,纷纷上奏让萧承处置此次主办册后大典的宁珂。
奏言祭祖仪式如此庄重,却遭逢如此不敬之事,宁珂难辞其咎。
萧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。
即使,他将不利于姜寰的流言散播出去了。
但是这件事情的风头,还是偏向了宁珂。
萧承别无他法,只得先下旨将宁珂以及筹备册后大典的人软禁并看管了起来。
于是,萧承拖着疲惫的声线,唤了周公公。
“周礼。”
此时,御书房外的周公公,方才得知了暄林殿那边的消息。
恰巧想赶进去,将消息禀报给萧承。
“陛下,暄林殿那边请您过去一趟。”
萧承还未曾将话说完,于是,先询问了那边的情况如何。
“可知道何事?”
周公公面上没什么情绪,云淡风轻言。
“回陛下,皇后娘娘小产了。”
萧承几不可见地扬了扬唇,不急不忙地站起了身。
“走,去瞧瞧。”
他忽然想到了什么,顿了顿。
“等等。”
“周礼,你先传朕口谕,软禁皇贵妃以及经手册后大典的人。”
“朕顾念皇贵妃一双儿女,故此,准她在昭沅殿禁足自省。”
周公公转了眼珠,随后,从了命。
“老奴领命。”
不一会儿,宁珂就得到了禁足的消息。
然而,她丝毫不在意。
毕竟此次姜寰的孩子没保住,她虽不是有意的为之,却也不算亏。
况且,只是在殿内禁个足罢了。
还能多多陪伴一双儿女,何乐而不为呢?
送别了周公公后,宁珂就寻偏殿的一双儿女去了。
另一头,萧承抵达了暄林殿。
殿外,还跪着一排太医和查案之人。
床榻上的姜寰泪流满面,满心愤恨。
不仅仅是为了失去的这个孩子,更是因为她计划中的一部分生出了变故。
腹中的嫡子没了,那便没有了往后继承皇位的傀儡,破坏了她的大计。
她和那沈宜联合,非但未曾折辱宁珂,还赔上了她的一个孩子。
眼下,她真想将那个罪魁祸首沈宜五马分尸。
瞧见了萧承之后,姜寰哽咽着道。
“陛下——”
“陛下,臣妾的孩子……孩子……呜呜”
萧承暗自窃喜,毕竟,失去的也并非他的亲生骨肉。
此事于他而言,百利而无一害。
然而,他面上恶狠狠地斥责宫内的下人。
“来人!事情查的怎么样了,怎么到现在,朕都没得到什么消息?”
随后,七分违心地安抚着姜寰。
“朕已经软禁了为你筹备册后大典的一行人,切莫伤心了。”
龙颜震怒之下,办事的效率也相当高。
外头进来了一个办案的小侍卫,前来禀报。
“回禀陛下,此事已经有了眉目。”
萧承倒也好奇这幕后之人是谁,竟然敢如此得罪姜寰。
“那还不速速禀报来?”
“陛下,宜妃娘娘身边的大宫女是宁乡人,其乡有一种类奇特的树木。”
“此树木所开的花,形状与柳絮相似。在秋日,便可无火自燃。”
“而且,磨成粉末,洒在衣服上,丝毫不容易察觉,存在感极低。”
“封后大典的前一晚,此宫女也鬼鬼祟祟地去过祭坛,碰过娘娘的服饰,确凿无疑。”
随后,萧承心中有了猜度。
“现在,这大宫女人在何处?”
“回陛下,属下已经将此宫女缉拿归案,连夜问审,此刻,只待陛下传召。”
塌上的姜寰急火攻心,居然是沈宜。
这后宫之中,竟然有她这种的蠢笨之人,得以幸存,还能位至妃位。
本来用于陷害宁珂的法子,居然误打误撞地伤了她。
既然如此,也别怪她不留颜面了。
于是,未等萧承发话,姜寰就迫不及待地打断了。
“传进来!”
姜寰泪眼望着萧承,装可怜道。
“陛下,你可要替臣妾作主啊。”
沈宜身边的大宫女已然受尽了不少酷刑,双手鲜血淋漓地行跪拜礼。
大宫女双目无神,满头凌乱,哑声道。
“奴婢叩见陛下,叩见皇后娘娘。”
萧承冷眼瞥了大宫女一眼,出声问道。
“你背后可有人指使?”
“供出幕后主使,朕可饶你不死。”
大宫女听后,连连摇头,矢口否认。
“陛下,奴婢无人指使,奴婢也是清白的,从未做过伤害皇后娘娘的事情。”
萧承嗤笑,凶狠言。
“看来,你这酷刑,受的还不够啊。”
“来人,拖下去,再赏二十大板。”
大宫女一听到又要受罚,就想到了自己在暗牢的日子。
简直是痛不欲生。
于是,她胆怯地求饶。
“陛下饶命,陛下饶命,奴婢招,奴婢什么都招。”
“是宜妃娘娘,是宜妃娘娘主使奴婢这么做的。”
随后,萧承眸色未曾有波动,似是早就料到了此事。
他从不认为区区一个小奴婢,敢有如此胆识。
“周礼,传宜妃来。”
“老奴遵旨。”
过了一会儿,沈宜便到了暄林殿。
一路上,她惴惴不安。
她早就听闻了姜寰在祭祖大典上的事情,还知晓了因此事小产的消息。
沈宜甚是疑惑,那件本该属于宁珂的服饰,为何偏偏出现在了姜寰的身上。
还来不及多想,便到了暄林殿。
她瞧着一殿冷清,拜见二人之后,就起了身,先出声发了话。
“臣妾参见陛下,参见皇后娘娘。”
“皇后娘娘,您——”
然而,还未等她说些什么,萧承就厉声打断了。
“跪下!”
沈宜慌了神,立即跪下请罪。
“陛下息怒。”
萧承扯着一抹笑,怒斥道。
“息怒?你加害皇后在前,陷害皇嗣在后,你让朕如何息怒?”
听后,沈宜的泪水夺眶而出,猛地哭诉。
“陛下,臣妾万万不敢啊。”
“这当中,定有什么误会,还请陛下明察啊。”